大事难事看担当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何为担当?为主君能明贤德,为兵将要忠义勇,为母慈、为子孝、为兄弟悌,就是担当。在企业中,由小见大,更能体现担当。担当是一种品格、一种自觉、一种境界,更是内心深处自发的价值追求,“担当”是责任的彰显,更是管理者智慧与品德所绽放的人格魅力。
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管理者在企业中起着表率作用,是团队的主心骨,是形成勇往直前的中心动力。遇到矛盾不绕道、碰到困难不退缩,这是企业管理者品德的体现,是精神的升华,是不屈的意志。作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在危急时刻,“担当”什么?怎么去“担当”?怎么“担当”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深学笃思,树立担当意识
要有担当的态度。曾几何时,在社会上“担当”已被无意或有意地淡忘,代之以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等实惠主义处世哲学,“责任我来扛”化为了一片“谦让”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为人避事平生耻,那些在岗不履职、安心不尽心,以低能而居要职、以平庸而获厚任的“无良管理者”,在哪里都没有“市场”。
大是大非需要担当,急难险重需要担当,这次竞标恰恰集中展示了我们广华人的担当意识。大事当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不随波逐流,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坚持正气,既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也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素质。拥有了这样担当意识的广华广运人,必定能使浙荣集团的事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突出重围,一枝独秀。
要有担当的智慧。勇于担当既不能盲目的冲动,更不能消极的顺从,而是要运用智慧,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先慎思而后慎行,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淡定从容。
企业管理者作为系统资源的统筹者与配置者,更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要带头敢担当、勇担当,带头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全局意识,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合力,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公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使每个员工都能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遇到问题有情绪,但不情绪化;遇到困难不先说不行,先想办法;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与才能,干企业所想,解企业所急,任何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广华广运人用自己的智慧凝聚了浙荣集团的担当平台,树立了精神支柱,创造了担当源泉。
要有担当的成效。担当要注重过程,更注重结果,要把目标的实现放在第一位,要让担当出效果。有担当的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要大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敢闯敢试中超越自我,在创新拼搏中成就事业。我们的员工要不断发扬实干精神,从自己工作职能出发,从一件一件具体工作抓起,保证干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件件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要善于协调,敢于负责,对分管的工作、承担的任务,要独立负责地落实,积极主动的办好。不能回避矛盾、躲避问题,不能等靠依赖、推脱责任,要创造性地抓落实,把科学的态度与探索的精神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大胆开拓,切实干出有创新、有成效、有特色的工作。
二、对标践学,练就担当本领
要能担当。敢于担当需要勇气,善于担当则需要能力。一个员工即使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有勇于担当的觉悟,但缺乏相应能力,工作就会力不从心。能力是支撑自身完成使命、正确履职的条件,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没有能力的担当,可能会事与愿违,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后果,甚至酿成大错、大祸。
具备过硬的履职本领,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气力苦练内功,不但要注重政策的学习、制度的掌握、业务的提升,还要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工作方式的总结与创新,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能从容履职、正确履职,避免蛮干、胡乱表态。在许多企业,不少安全事故就是因管理人员技术掌握能力不够、对事件缺乏正确评估、判断的情况下发生的;在经营领域,也有因对政策没有吃透、程序了解不够而犯下低级错误使企业蒙受损失的事件。作为管理者,精湛的业务技术、超强的掌控能力更能令下属信服,更能使表率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管理者只有综合能力达到相应的高度,才能具备正确担当、善于担当的能力,才有带领团队从容向前的基础,避免自己成为勇者无惧的庸才。五年的广华历练,让我在竞标中再次体会了真正的广华精神,有了公司管理层的智慧担当,才有了广华人的勇敢担当。
要善担当。一个善于担当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在其位、尽其责,把困难当成动力,把问题看成磨砺。青年毛泽东曾经写下:“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有了公司领导层的统筹担当,才造就了广华人的创新担当,才让广华人在竞标中拥有了不畏险难、激流勇进的意志和励精图治、敢作敢为的斗志,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打破条框,不说 “不能办”,只做“怎么办”,披肝沥胆、争创一流,胜人一筹、赢得先机,创造出不凡的工作业绩,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赢得了这次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践行担当精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有办法的职业经理人;要实事求是,深入认识客观问题的存在。近年来,我公司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背后也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资金供需矛盾问题,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作为企业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发挥担当精神,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更要使“方法上对路”,打破传统的融资理念,寻找多元化融资途径,切实解决融资难题,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敢担当。在企业中,管理人员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这就需要管理者敢于担当,更要把敢担当作为一种基本素养,不当评论员、不当旁观者,而要强化责任意识,面对超出自身职责的危机与风险时,有挺身而出的勇气,能够主动履职,不拖延、不敷衍、不推诿,体现出团队之间的互补与协作。工作有难易,能力有高低,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自身优势领域勇于担当,才能在自身弱势领域内有获得他人的谅解与帮助的能力,协调统一才能使团队达到完美结合。
曾听过瞎子与跛子过河的故事,瞎子与跛子一起过河,瞎子听着河水声不知所措,跛子看着河水一筹莫展。可共同的目标使他们达成了合作,瞎子背着跛子,跛子指引瞎子,利用彼此的优势克已之短顺利到达了彼岸。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只顾及局部利益甚至自身得失,也许会导致已经完成的工作化为流水,团队的付出功亏一篑。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除“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思想,以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来强化工作责任心,有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有关键时候站出来的顶天豪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带动下属,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员工,使团队的凝聚力得以不断加强。
三、创新机制,为担当者担当
要为担当者鼓与呼。担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行动,具备这种精神和行动的“实干者”,是确保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要让“实干者得实惠”成为一种激励、一种鼓舞,凝聚起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不仅需要公司上下全体人员加强自身修养,也需要良好的氛围支持。要逐步形成选人用人方面担当者上、不担当者下的良好机制,学习先进企业为改革创新者容错免责、为担当者担当的典型案例,要深入挖掘并积极宣传身边敢于担当的先进事迹,在全公司营造担当光荣、担当可贵,崇尚担当者、学习担当者的良好氛围,汇聚起敢于担当的巨大力量,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胜利。
要关心爱护担当者。习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对敢于担当者,要从工作上、生活上、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关爱。
在工作上,要把担当者提拔起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发光发热。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员工选拔到工作各部门重要位置上,使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大家公认的优秀员工真正得到褒奖与重用。
在生活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实干者满怀热情,全神贯注,忘我工作,往往为了工作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我们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老幼安康。既要合理合法的提高工资待遇,又要认真落实员工保险和带薪休假制度,多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解除实干者的生活牵挂。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实干者不可多得,在精神上需要充分肯定,要不吝奖励,设置合理的表彰表扬,给予应得的荣誉和奖励,大力营造实干者得实惠的浓厚氛围,这不仅能鼓舞实干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激励其他员工更好地干事创业。
要为担当者创造环境。在践行担当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路坦途,会有难题的出现,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先行先试中,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曲折反复,难以避免。只允许担当者“成功”不许“失败”,本身就违背改革探索的内在规律,只有给担当者总结经验教训、重整旗鼓的机会,才能去其忧、消其虑。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容错机制,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只有担当实干者后顾无忧,干事创业才不会瞻前顾后、驻足不前,才能勇担新使命、干出新业绩。
容错机制要尊重科学决策、集体决策,又要有规矩意识和程序意识;既要包容担当者的“无心之失”,又要给担当者贴上“护身符”。真正把敢闯敢试、敢于担当的人员选出来、用起来,形成担当者上、不担者让的良好用人导向。同时,要将容错机制的运行做到公开透明,让全体员工知晓了解,达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践行担当的良好目的。
能担当是在广华练就的,善担当是领导的担当影响的,凝聚力的实质是有担当的心。最后还要借用马云的一句话:“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浙荣集团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综合部
戎 洁